4月28日,爱德基金会公益书画院组织书画家走进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开展《爱德大爱 致敬医护》公益慰问笔会活动,以书画艺术表达对医护工作者的敬意与关怀书画院。
活动现场,书画家们挥毫泼墨,创作了“大医精诚”“仁心仁术”等书法作品及《杏林春暖》等主题画作,并赠予医院,用于美化环境及激励医护团队书画院。医护人员还受邀参与创作体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浦口中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杜则玲表示,此次活动传递了社会温暖,弘扬了尊医重卫的良好风尚,为医院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元素书画院。愿携手共进,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医疗服务领域的传承与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南京医院协会秘书长、爱德公益书画院秘书长胡晓翔讲话时说,“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书画院。”(晋・杨泉《物理论》)书画艺术亦讲究 “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二者皆强调品德修养的重要性。书画艺术家及其作品,根植于人间,源于生活,关注民生,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与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高度契合!对于医疗行业而言,医品医德更是重中之重。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提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这与“医乃仁术”的理念一脉相承,深刻体现了医疗工作者应有的慈悲胸怀和责任担当。书画创作与卫健服务,在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其核心内涵都是为了增进人类的福祉,追求 “天下大同” 的美好境界。
爱德基金会公益书画院常务院长戴德新表示,艺术与医疗同样承载着治愈心灵、传递温暖的使命书画院。高度赞扬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他说,书画艺术能舒缓压力、滋养精神,为医患营造人文关怀氛围。公益与艺术的结合是回馈社会的有效途径,未来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搭建人文医疗桥梁,弘扬"以艺惠民"的公益理念,促进社会和谐与人文关怀。
爱德基金会公益书画院秘书长王长才教授代表书画家交流发言书画院。
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浦口区中医院院长谢兵,副院长莫雁飞;爱德基金会公益书画院秘书长、江苏美学协会理事、江苏格冠美术馆馆长王长才,爱德基金会公益书画院常务理事、南京浦口区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林散之纪念馆首任馆长毛祖斌,爱德基金会公益书画院常务理事协会员、江苏省甲骨文学会会员、南京印社社员张厚全,爱德基金会公益书画院常务理事、江苏省书协会员、南京市书协理事谭志文,爱德基金会公益书画院常务理事、江苏省美协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陈晓红,爱德基金会公益书画院常务理事、江苏民盟国风书画院理事、中国文化艺术促进会会员沈维才,爱德基金会公益书画院常务理事、省民革山水画家、颜真卿书画院山水画家胡光凯,爱德公益书院办公室朱婷婷老师以及医护人员约50人书画院。
莫雁飞副院长全程主持本次活动书画院。(照新图文)